对于任何一项自行车的比赛来说,最终只能有一名获胜者。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一个赛季可能仅仅只能取得的一场胜利,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转瞬即逝的获胜瞬间却足以让我们对这项运动格外痴迷。甚至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永远都无法体会到这种难以描述的幸福感。我们总是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喜欢争强好胜,这篇文章里贾斯汀-库尔森博士分析了渴望参加比赛并赢得胜利的背后动机。
我和韦德最近进行了一次谈话,他聊到通过他的观察,发现了关于体育运动动机的心理原因,他说:
“如果我对自己诚实的话,胜利对我来说就是自我的认证和自尊心。如果我赢得一项比赛,我就会觉得我在自行车的组织中的地位将会得到提高。我现在已经不再赢得任何比赛了,所以我的心态正在逐渐改变,但是那种自我的认可曾经是我骑车和参赛的一个推动力。
我和顶尖的职业车手聊过天,甚至还有一些非职业车手,他们总是能赢得比赛,对他们来说,显他们成为最好的车手的动力并不是像我一样是自尊心。他们只是喜欢比赛的过程和竞争的精神。我觉得了解人们的动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对我们从骑上车子而获得的快乐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关于动机的最突出的心理学理论,然后再结合韦德的观察结果一起分析。
我们无论参加任何活动,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原因:表现(绩效),或是掌握。
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经常被叫做的“自我”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围绕着取得胜利展开的。当我们战胜了其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我们取得了胜利。自我目标通常是围绕着比其他所有人都要优秀或者证明自己的实力来制定的。我们可以把自我/绩效目标归结为以下两类:
尝试目标:当我们感觉我们的表现能够达到某一个特定的能力级别或者能力在此之上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特定的目标,会去努力实现它。
放弃目标:放我们觉得我们自身的实力无法与别人竞争的时候,我们就会避免参与其中。
如果你是一名有着尝试目标的冲刺手,在你参加你的当地绕圈赛的时候你就会火力全开,因为你对自己的表现有着很强的自信心(根据你的个人实力);然而,你很可能会避免参加以爬坡为主的比赛。为什么不参加?因为你会输掉比赛。在以上两种情况中,是否参赛的决定完全是在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你个人对这种情况的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的。
掌握目标
在学习和掌握目标(也叫做任务目标)的情况下,我们参与一些活动的动机是变得更好、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不一定是与他人竞争—只是提升我们自己的客观表现),仅仅是为了通过这项任务来提高我们的技能。
研究发现以上这两种目标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更倾向于其中一种目标,但两个目标的起源是相互独立的。可能其中一个目标期待高,一个目标期待低,也可能两个目标同时有高的期待,或是都是低的。
举例来说,一名自行车手可能只对提高自己在这项运动上的技能感兴趣。这样的车手,只会关注技术层面,会更关注过程、对技术的掌握,他可能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更精英。同样,一位车手也可能只是为了荣誉而骑车。这种自我/绩效目标驱动的车手就需要忍受过程,只有成为一名精英车手的身份荣誉才能驱动他。我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车手之中,有一部分是被两种驱动力同时激励的。他们既对过程和实践很着迷,同时也喜欢和享受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获得荣誉的。
目标和享受的关系
很多领域的研究都表明当我们追求自我/绩效目标的时候(或者当我们在自我/绩效目标的情境之中),我们更倾向于短期的解决方案,我们会保护我们自身有足够能力的“形象”,同时我们会拒绝和漠视跟任务相关的客观的反馈。只有当我们成功的时候,我们才会一直保持兴趣。这对运动员的发展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这种情况在运动员中又是普遍存在的。
更深层次的来说,运动员因绩效目标而产生的动机会让运动员有更高程度的紧张感同时对失败的恐惧感也会随之增加。他们认为失败是他们的身份和能力的永久标志,而不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这些运动员同样会认为能力(而不是努力)是获得体育项目的成就的根源。而一旦这些运动员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能即时呈现出来或者无法长久维持,他们退役的风险就会很高。
对于有着无穷无尽的借口的那些自行车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计一切代价获得成功的那些车队(摩托罗拉或者发现车队,或者还有其他的哪只?),或者那些只以成绩标准签订合同的职业车手来说,骑车几乎没有什么乐趣,他们很可能做出错误的选择、有很高的防御心,以致在下一次胜利到达来之前没有足够的投入。
相比之下,那些以任务导向为驱使的车手更有可能保持积极的练习和竞争策略,他们也可能会进行更行之有效的训练。这类的运动员在参与这项运动时,他们能感受到更多的积极地情绪并能更享受这个过程,他们会寻求挑战,同时会衡量他们自身的表现(而不是跟别人比较)。
拥有这一类心态的运动员通常面对困难也能继续坚持下去,更相信付出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保持高度的道德水准(可以说他们会更不容易作弊),并且通常会享受到更高程度的幸福水平。
可以拿MTN-Quebeka车队为例,这支车队也希望取得胜利,但是他们更看中比自行车更宏观的事情。又或者是当地一个C级别的45岁的新晋车手,他希望学习关于骑车的每一件事、关注他的心跳次数和他在Strava上的数据、雇佣一个教练;即使他知道他可能永远也达不到A级别的水平,但是他仍然为获得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或许又是一个瘦小的爬坡手却忍不住参与每一次冲刺,每个周末都是如此,这样他能学到去跟随谁的车子以及从哪个位置挤进去。结果不会发生—但是关键在于学习。
小结
当我们把自我目标和任务目标(或者绩效目标和掌握目标)的结果放在一块对比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我驱动的运动员更容易有消极的反馈,他们在运动中取得的进步也更不容易被适应。
从目标的原动力可以预测出一位运动员的道德态度和他的行为,那些任务目标的运动员更多的会与更好的体育精神联系起来,而自我目标的运动员则更有可能会作弊或者充满攻击性。在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中,运动员会有更极端的自我意识,更关注通过自己的表现来验证自我的认识。在这样的运动员身上,自尊心则不是很稳定。
韦德已经很少参加比赛了,他无法拥有以往的水平。他在A级别的选手中的位置再也不像以往一样让人望而生畏。对他来说,现在唯一的参赛方法是他找到另一种目标(如果不是绩效目标的话),并着重在社会目标、掌握目标和普通的健身目标。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所以骑车对他来说又充满乐趣了。但是如果他选择在自行车上继续保持他的自我目标,他可能早已放弃骑车而全身心投向他自己的网站了呢!
有竞争力的车手们并不都是自我驱动的人,尽管大部分都是。如果你仔细聆听当今最成功的职业车手们的采访,你会发现他们就像自行车这项运动里的学生,而且是终身的学习者。他们关注在过程、技术和如何掌握上。这些目标目睹着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测试自己的位置——并最终引导他们走向更好的成功。